注册

用户名 *
登录密码 *
确认密码 *
手机号码 *
电子邮箱
验证码
真实姓名 *
查看结果 *
风险等级 *
投资金额
 
加深了解自己 财富稳健增值--风险测试问卷及风险承受力调查表

风险测试问卷能够帮助投资者朋友准确的对自我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理念,投资性格等进行专业的自我认知测试是投资朋友进行投资理财之前重要的准备工作。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从而控制风险,安全投资,构建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轻松的获取财富,享受生活,分享中国经济成长!因此,请认真回答以下问题。

1、您的年龄:

2、您的投资年限:

3、您的投资经验可以被概括为:

4、您曾经或正在做的投资产品(若有多项限选风险最大的一项):

5、今后5年内您的预期收入:

6、以下哪一种类型最好地描述了您的投资目标以及您对市场波动的适应度?

7、如您有机会通过承担额外风险(包括本金可能受到损失)来明显增加潜在回报,那么您:

8、您本次准备投资的资金,占您的总资产(除自用和经营性财产外)?

9、您是否有过投资失败的经历,如有遭受的损失是多少?

10、您接受的最高教育程度是?

登录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登录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NEWS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想要钱生钱?资产配置中有私募基金就OK了!

发布者:银信财富 发布时间:2018-05-09 17:00 浏览次数:595

提问:“让钱生钱一共要几步?”

回答:两步。第一步,资产配置。第二部,资产配置中加入私募基金。


blob.png

1

什么是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专业解释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实际操作中,资产配置要复杂的多。它会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筛选各种资产类别并评估这些资产类别的历史和未来表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各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上述操作都是为了实现提高投资组合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

可能你对资产配置并不熟悉,可是在国外,资产配置已经盛行几十年并拥有了大批粉丝。全球投资之父约翰·邓普顿也是资产配置的粉丝,他曾经说过:“除非你能确定自己永远是对的,不然就该做资产配置。”


blob.png

2

因为90%的投资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乏资产配置。

有经济学家分析了美国近30年来各类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最终结果,发现:所有的投资行为中,只有10%的投资者获得了成功!剩下的90%均以失败告终。进一步研究发现,成功的10%都是因为选择了资产配置。

不仅这一次实验,在后续的相关研究中发现,95%左右的投资收益来源于资产配置,而且受证券选择、时机选择等因素影响比较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资产配置分散了投资活动中所隐藏的投资风险,减少了投资组合的波动,使资产组合的收益趋于稳定,不会出现一损俱损的情况。举个例子:你有100万,30万投资股票,40万投资房产,剩下的选择了货币基金。很不幸地你遇上了股灾,股票损失了20万,但是货币基金和房价却是稳步提高,两者可以部分甚至全部弥补你在股票上的亏损。

blob.png


你肯定察觉到了,现在的钱没有以前“经花”了:原来5块的凉皮现在卖12了;原来500块钱吃半个月现在只能吃一顿了;原来5000可以去趟夏威夷,现在的5000只能在新马泰……罪魁祸首,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会让你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这个时候更需要进行资产配置了,仅凭单一的存款真的跑不赢通货膨胀。

而且,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你,理财需求不尽相同。20岁的你想的是“世界很大,我一定要去看看”;30岁的你,想的却是“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合理的资产配置可以帮我们抵抗人生财富周期。

blob.png

3

好的资产配置,一定是含有私募基金的资产配置。 

这不是一句空谈。二十世纪,富豪们的资产大部分来源于资源,谁手里握着石油、银行等资源,谁就握住了财富。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资本市场发生重大转变,富豪们的资产中占比最大的是金融资产,在这些金融资产中私募基金占据了半壁江山。

blob.png


私募基金为何受他们的青睐?

1.私募基金操作灵活

与动辄十亿身家的公募基金相比,规模相对较小的私募基金投资操作更为灵活,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趋势做出调整。除此之外,私募基金因为门槛较高,只面向特定合格投资者进行募集,因此能够根据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量身定做。

2.私募投资更规范、更安全

私募基金重视风险防范,其监管模式与信托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单以监管法律规章来看,信托有“一法三规”,而私募基金却有“一法六规”。加之新规实施后私募行业大洗牌,行业运作更规范,私募产品也更具安全性!

时代总在变迁,经济不断转型,种种趋势表明,未来的财富增长将主要依靠资产配置,私募基金也将会迎来黄金发展的十年。与其持续观望,不妨亲身参与。钱生钱的秘诀,就是在资产配置中加入私募基金。



声明:

以上内容为银信基金整理发布,仅供阅读使用。


【返回】